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指示,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,提升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,7月20日至7月25日,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赵孟娜、王苗赴华南师范大学参加2025年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实践研修培训。

聆听报告,夯实理论根基。研修首日聚焦教学创新与改革实践,举办两场高质量专题报告。青教赛国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永刚教授以《大思政课背景下如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》为题,通过分享教学经验,提出“问题链导引+沉浸式体验+跨学科融合”的教学模式,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提供了新思路。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胡国胜教授以《广东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与实践探索》为题,系统梳理了广东从改革开放初期的“敢闯敢试”到新时代“勇立潮头”的发展脉络,深刻诠释了“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”的特区精神。
参观走访,感悟历史精神与时代脉搏。研修教师在沉浸式研学中重温革命历史,汲取红色文化滋养。研学第一阶段,教师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,先后走进黄埔军校旧址、辛亥革命纪念馆、中共三大旧址纪念馆及孙中山故居,回溯中国革命发展历史进程,清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发展以及艰辛探索。在永庆坊,教师们调研城市更新项目,探讨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社区治理的关系,这些红色地标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“活教材”。研学第二阶段,教师们前往中山、深圳,聚焦改革开放创新实践。在深圳莲花山公园,瞻仰邓小平同志铜像,缅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历史功绩。在深中通道,通过BIM模型演示技术突破,教师们围绕“超级工程背后的制度优势”展开讨论;参观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和前海展厅,展现特区精神;在深圳市大族激光公司,了解智能激光等产品研发,解析“新质生产力”内涵,将企业转型案例融入思政教学。

此次暑期实践研修活动,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。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研学的深度融合,不仅拓宽了教师的学术视野,更凸显了思政课“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”的育人导向。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,汲取思政育人新动能,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,让理论教学更接地气、更具温度,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。
图/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